李野的酒量很大,就算谦逊的一换二,也能把绝大部分人喝趴下。
所以当他和文乐渝送薛部一家人出门的时候,对方的脚下都有点发软了。
李野小心的护着对方上了车,才算松了口气。
这要是把对方摔个趔趄,那可就好玩了。
大人物的糗相,是不能被外人看到的,你看了就是罪过。
不过薛部看到李野小心的样子,倒是打趣道:「我今天着了你的道了,我怀疑你喝的是水,下次来我家咱们再喝一回试试.」
「诶诶,一定一定.」
李野一边答应一边关上车门,挥了挥手,算是把对方送走了。
然后他就哼着小调往回走,心里颇有些得意。
今天在几个「大人物」面前游刃有馀,能不得意吗?
但是当他回了文家之后,柯老师就笑眯眯的问道:「怎麽样,气消了吗?」
李野心里咯噔一下子,刚才的得意瞬间消散的无影无踪。
柯老师对李野是很好的,大部分时候都是跟他笑着说话,李野长李野短的真把他当半个儿子。
但是柯老师是慈爱的笑还是嗔怒的笑,李野也能分出个一二三来。
所以李野只好坦诚的道:「妈,今天我确实有些急躁了,但我当时实在压不住火气,要不您指点指点我,下一次要是再遇到这种情况」
「你还想下一次啊?」
柯老师又气又笑的道:「你当着那麽多人的面,让那个牛红章下不来台,让你你受得了?兔子急了还咬人呢?再有下一次,他拼死也要拉你垫背,你信不信?」
「.」
李野忍不住的抿了抿嘴,讪讪的笑了。
柯老师明显不是在「训斥」他,而是带着情绪「提醒」李野,毕竟如果一个五十岁的老资格真要是豁出去跟李野撕扯,那是真的很麻烦的。
柯老师可不是想把李野培养成「我爸是李岗」的那种孩子,他对李野的期望值很高,这种「脱层皮」的风险是必须要避免的。
这一次有「薛叔叔」帮他顶了,下一次呢?下下次呢?
「哎呀,李野年纪还小,压不住火气很正常,要我我也压不住,你慢慢的给他讲明白不就好了嘛.」
文庆盛同样很看好李野,不过他跟柯老师的风格不一样,看到李野尴尬,就开始帮着说好话,而且还给闺女文乐渝直打眼色。
文乐渝撅了噘嘴,对着柯老师道:「妈,这是我的错,我以前跟李野说咱费钱费力是为了国家建设的,不是为了吃气的.」
「.」
柯老师忍不住的笑骂道:「好哇,敢情家里就我一个怂包是吧?你们都是一点就炸的炮仗」
李野赶紧说道:「不是的,是我们的道行都还太浅,妈妈您才是得道高人.」
文庆盛也赶紧捧道:「对,这家里就你妈道行最高,咱们都是徒弟辈儿的。」
文乐渝也连连点头:「李野说的对,我爸说的对」
「你们三个就气我吧!」
柯老师气哼哼的推了文乐渝一把,然后严肃的对李野说道:「今天叫你来,首先肯定是要给你争取应得的利益,毕竟你付出了那麽多,不能让人一句『一视同仁』就给打发了」
「但是第二,李野你也要明白,不是每个人都像你这麽阔气的,所以你看待问题的角度跟别人不同,跟其他人的作风就一定不同,以后你还会遇到更多像牛红章那样的人,你要尝试着化解这种矛盾」
李野苦着脸道:「妈,那要是化解不了呢?他们根本不信我那一套啊!还总是想从我手里掏钱,把我当傻子看」
「化解不了.」
柯老师也是无语,化矛盾于无形这种功夫,她也没办法给李野「灌顶」传授啊!
【是不是对他要求太高了?】
最终,柯老师也无奈的道:「你尽量做吧!这也急不来的。」
「李野其实做的已经不错了,不过你今天怎麽在老薛面前说什麽挖墙脚的事儿啊?」
文庆盛对李野说道:「你不应该说什麽『公家养不起技术人员,就让你来养』的话,公家的东西就是公家的,饿死了也是公家的,你薛叔叔不算外人,但也没到「损公肥私」的份儿上,明白吗?」
「.」
李野怔了一下,才明白了文庆盛的意思。
公家培养的技术人才,属于公家的宝贵财富,公家拥有绝对的所有权,李野要花自己的钱养就是挖墙脚。
哪个掌权者也不允许别人挖自己的墙角啊!又不是自己的亲儿子。
李野抿了抿嘴,还是辩解道:「爸,妈,我这个挖墙脚跟别人挖墙脚不一样,我把他们挖过来,是完全用在内地生产中的,
我们一分厂的利润也是完全留在国内的,这跟合资厂的利润大部分流出海外,和留学生一去不返不是一回事儿,所以我问心无愧,
咱们内地的很多技术员都快荒废了,所以我才甘愿亏钱,也得把技术人员留住,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,让他们有加班的欲望,帮助我们改变现在的落后局面.」
「唉~」
柯老师叹了口气,无奈的道:「我当然知道你问心无愧,也知道你是一片好心,但你这花钱的速度已经让人眼红了.你得学会抠门」
李野:「.」
文乐渝看到李野发怔,便笑着解释道:「咱妈的意思是让你把钱花在刀刃上,用合适的钱办最大的事,不要大手大脚让人以为你的钱跟花不完似的.」
这不是一个意思吗?
还别说,李野上辈子认识的有钱人,好像都挺抠,该省省该花花,上身拼夕夕的内内,腿上却是巴黎世家
【这都是什麽乱七八糟,怎麽想到巴黎世家上去了?】
李野晃了晃脑袋,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文乐渝。
小媳妇儿的两条腿本来就又长又直,生孩子之后还圆润了好多.
这年头有巴黎世家不?
是不是要给郝健那边的袜子厂提点设计灵感?
文乐渝看李野的眼神总往她身上瞟,还以为李野在寻求援助。
于是她就再次吹捧柯老师:「其实在重视人才这件事上,我们都在努力,咱妈这些年也一直在争取给大中专生提高待遇,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还要一点点的改善.」
「.」
李野顿时恍然,连连点头:「是的是的,我知道的。」
八十年代初的时候,一个大学生毕业就拿五六十的工资了,几乎比刚参加工作的小青工多一倍,
李野参加工作的时候,直接就是九十多块,惹得供应科的同事都妒忌眼热。
所以在现在的内地,其实有很多心系国家的人都在努力前行,甚至牛红章也在一心为了国家的富强努力,
但是因为个人的眼光和能力不同,有些人努力起来事半功倍,有些人却是好心办坏事儿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