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一章 慕容兄弟(月票加更4)

类别:历史 作者:孤独麦客 字数:未知 更新时间:2025/05/16 01:55:38

清河郡崔氏的某个庄宅内,邵勋仔细欣赏着他家的苑囿。

入眼所见是一片松林,长在稍高的地面上,崔家人称之为山,但清河处在大平原上,哪来的山,就是片高地罢了。

“山”上有几间院舍,看起来比较古朴,这是为了满足崔氏子弟“隐居以求其志”的心理需求。

“山”下则是大片的竹海,石径深入其中,隐约可见凉亭。

夏日风起之时,竹声涛涛,坐于凉亭之中,可“镇己以静其躁”。

稍远处则碧波荡漾,岸边拴着小船,湖中栽满了荷花,还养了鱼。

妙哉,士人“亲鱼鸟”、“乐林草”的志趣真不是盖的。

嗯,邵勋问过,人家崔氏拿出了晋泰始年间的地契。也就是说,这个庄园历史比较悠久了,不在度田范围之内。

等哪天开始清理永嘉之前的土地,才会讨论这个庄园的去留。

不过考虑到魏晋是和平禅代的,曹魏时的士族与司马晋时期大同小异,手握曹魏地契的豪族也不少,邵勋又不是没见过。

要想真正清理一遍,还得再下苦功。

邵勋在前头走来走去,赵王、蜀公、汉王、宋公、凉城郡公以及侍中刘闰中、给事中桓温、散骑常侍段末波、秘书郎王羲之紧随其后,而在四人后面,又有鸿胪寺丞荀序及慕容鲜卑使者慕容评、皇甫真二人。

邵勋走到湖沼边的时候停了下来,转身看着慕容评,道:“使者带来了五十匹骏马,甚合朕意。不过令兄

若止这点诚意,怕是不够。”

慕容评闻言,立刻上前几步,道:“家兄愿自去晋廷册封之王号,向大梁称藩。”

“还有呢?”邵勋问道。

“用大梁年号,岁修职贡。”

“还有呢?”

“愿以子为质。”

“还有呢?”

慕容评一怔,道:“可遵奉大国号令,征讨不从。”

邵勋听完冷笑一声。全是表面功夫,糊弄人呢。

“慕容皝可愿入朝?”邵勋问道:“若入朝,朕可授其卫将军,世享富贵也。”

慕容评心下一惊,道:“我主夙夜忧思,惟恐不称藩职。今蒙天子垂恩,赐以卫将军之重号,敢不稽首以谢?”

“那就是愿意了?”邵勋追问道。

慕容评无奈,只能说道:“然边塞诸夷未宾,高句丽寇边未息。我主旦夕巡边,创痕遍体,实恐病躯难奉天颜。”

“哦?真病了?”邵勋脸上满是玩味的笑容。

慕容评含糊道:“愿以世子儁入侍代父效犬马之劳。”

邵勋大笑道:“慕容皝真是做大事的料子,世子说舍弃就舍弃了。”

“陛下何出此言?”慕容评低下头,说道:“我主恭谨事奉大国,陛下又是宽厚仁德之人,世子便如沙漠汗一般,定然无事。”

给事中桓温见到邵勋眼色,上前行了一礼,道:“卫将军之重,非卧镇边陲者可虚领。卿主若诚心奉诏,当效窦融故事,单车来朝。陛下宽仁,可遣太医入卫将军府详加诊治。如此君臣相得,岂不美哉?”

皇甫真闻言,亦行一礼,道:“我主之所以不敢暂离鞍马,实为陛下守此东门。今辽东诸夷角立,高句丽窟穴未毁,若效窦公故事,是使天子东藩溃于蚁穴也。”

“无妨。”邵勋说道:“辽东军务朕自遣大将代之,民事则由平州刺史打理。慕容皝径入朝可也。”

说到这里,他也不想磨嘴皮子了,直接说道:“使者可速回。朕以三月为期,六月底之前入朝,则朕自罢兵也。若不入朝,便是叛逆。叛逆是何下场,卿当自知。”

说到这里,他对荀序示意了一下。

荀序领命,对慕容评、皇甫真二人说道:“使者请随我来。”

二人无奈,随荀序而去,很快来到了一处独立的小院内。

院中立着一人赫然便是扬武将军慕容翰。

荀序对二人一笑,掩上院门,悄然离去。

慕容评有些吃惊,失声道:“阿干!”

慕容翰看了他一眼,叹道:“见了你,我便知三弟心中怕了。”

慕容评无语,皇甫真则悄悄打量着慕容翰,发现他竟然比出逃那年胖了……

“事情进展到哪一步了?”慕容翰问道:“我听闻千年(慕容仁)败而不溃,还在辽东?”

“是。”慕容评回道:“梁兵渡海而来,屯于城下,大战之时,矢如雨下,诸军莫敢逼,令千年逃回平郭。”

“这一招踏冰而击着实出人意料,若我在平郭,临战时有人倒戈,军心动摇之下,怕是也要惨败。”慕容翰说道:“三弟既没能击败千年,便知天命已失,再打下去,不会有好结果。”

“大兄你竟这么看?”慕容评惊讶道:“数百里辽泽,泥淖难行,只需稍稍拖延数月,入秋之后,梁人便要退兵,不是不可以守的。”

慕容翰抬眼看了他一下,反问道:“既信心如此之足,为何还来此地?”

慕容评不能对。

“都督此言差矣。”皇甫真说道:“燕王(慕容皝)也只是不忍生灵涂炭,故欲消弭一场兵灾罢了。”

“事已至此,有些空话就不用多说了。”慕容翰皱了皱眉不悦道。

皇甫真苦笑一声,不再多言。

慕容评则压低了声音,小声道:“大兄可愿回到棘城?若有机会出逃,三兄愿既往不咎。”

有那么一瞬间,慕容翰有些心动。

不过他很快叹道:“我两个儿子还在汴梁。再者,回去又能怎样?到了这会,连宇文氏都没能攻灭,与高句丽的仇怨也不小,辽东还有千年举兵相抗,没机会的。”

慕容评感觉有些奇怪,忍不住问道:“大兄你的顾虑怎这般多?梁国的兵很厉害吗?”

慕容翰不知该怎么解释,只能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说道:“你觉得宇文氏的兵如何?”

“不怎么样。”慕容评说道。

“那么这么多年为何没能灭掉宇文十二部?”

“不愿死伤太多,故徐徐分化,去其枝干,剪其羽翼,再一击而胜。”

“这不就对了?”慕容翰说道:“宇文部还能出动数万骑,拓跋氏多半也要出兵,我不敢说宇文、拓跋之兵谁更厉害,但大体是差不多的,这么多兵压过来,纵然打赢了,要死伤多少人?与他们战完,诸部疲敝,伤亡不轻,复与养精蓄锐已久的梁兵血战,又有几分胜算?”

慕容评张口结舌。

慕容鲜卑和宇文鲜卑即便不是仇深似海,离之却也不远。之所以没灭掉宇文鲜卑,不是慕容氏心善,而是出于多方面权衡。

宇文氏不是死人,虽然屡战屡败,可也屡败屡战啊!

不正面冲垮他们几次,人家不会轻易溃逃的,而只要冲杀,无论胜负,都有死伤。

有时候还抓不到什么俘虏,人家提前跑了,白白死伤不少人马。

就算宇文氏不跑了,四面八方和你开战,几仗下来弄死你万把人也不是没有可能。然后你俘虏了他的民众,可一时间难以消化,梁兵又杀上门来了……

“大兄,按你这么说,岂非死定了?”慕容评沮丧道。

“梁帝怎么说?许三弟称臣了吗?”慕容翰问道。

“梁帝可能觉得三兄不好控制,一定要他入朝。”慕容评说道。

“这就没办法了。”慕容翰摇头道。

慕容评欲言又止。

他其实想问问,如果梁帝让大兄去招抚辽西、徒河的部众,大兄愿不愿意?

父亲在世时,大兄镇徒河(今锦州)多年,拥众数千帐,后来转镇襄平,但老关系还在,若梁帝让他出面招抚,怎么办?

但他终究没有问,没意义。

他现在主要思考着方才大兄说的事,四面合围的情况下,能不能顶住?

其实,大兄有句话是对的,三兄其实也没太多信心,不然就不会派他过来交涉了。

再往深里想,没信心的又岂止三兄一人?昌黎那些部族首领有信心吗?汉人豪族有信心吗?

别搞得大军一至,降者如云,那可就完蛋了。

正午时分,慕容评、皇甫真二人被荀序请走,准备明天遣人护送他们回昌黎。

慕容翰则来到了湖畔。

放眼望去,梁帝邵勋正与石美人在湖畔亭中说笑。

大战将至,他还这般闲适,这是对慕容鲜卑何等的蔑视。

邵勋看到慕容翰来了后,立刻笑道:“元邕,可曾招抚令弟来降?”

慕容翰有些苦笑,道:“臣会再尝试一下。”

“其实————”邵勋说道:“朕亦知晓,没了慕容鲜卑,也会有别的什么部族冒起。朕实非一定要置慕容氏于死地。若能解甲来降,入朝为官,朕亦不吝官爵赏赐。昨日见到押运粮草至此的苻洪了吧?”

“见到了。”

“他家部落被朕迁到了枋头,已然不少年头了,朕也没拿他们怎么样。”邵勋说道:“若慕容氏愿降,朕亦可内迁一部,反正天下荒地多着呢,如何?”

“陛下之意……”慕容翰迟疑道。

“元邕是聪明人,岂不知朕意?”邵勋笑道。

慕容翰沉默片刻,道:“臣愿尽力招降慕容氏族人。”

邵勋摆了摆手,道:“还没到时候。总得先打几仗,打掉一些人的侥幸心理,你再出面,方有成效。下去吧,会有你用武之地的。”

“臣遵命。”慕容翰缓缓告退。

邵勋在原地站了一会,然后一拍石氏的屁股,道:“朕下午要外出行猎,你去帐篷等着。”

石氏哀怨地看了他一眼,应了声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