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军指挥部被中方派出的部队团灭,就连指挥部的三个团长都被强行带走,现场上百名蓝军都不敢阻拦。
这个消息传到陆战导演部,如平静的湖泊丢一颗炸弹。
炸起了轩然大波!
现场所有俄军不分红蓝阵营和导演部,都被这个消息给炸得脸色漆黑,感觉俄国军人的脸面已经彻底丢光。
本来只是拿中方部队来做配角,没曾想中方部队成了绝对主角。
俄国费心费力的演习,成了中方的秀场。
这搞得哪门子事!!
如果人生可以后悔的话,现场的俄军军官有一个算一个,绝对会举双手双脚,反对中方部队参加这次演习。
想薅点羊毛结果没薅到,自己的裤衩子都赔了进去。
最主要是还特么没处说理。
对比现场的俄军军官一个个炸毛,方子建为代表的一行中方军方人员,这会儿笑的嘴都合不拢了。
只因笑的太多太久,眼角都笑出了皱纹。
总导演部本来不太关注这边,毕竟这场演习的规模非常庞大,且百分之九十展示的都是海空军实力。
陆军说白了就是来凑个数的,纯粹是为了满足战略演习的配置。
结果海军这边演习非常顺利,空军也展现出了俄军强大的实力,这两方面的演习场进展都很顺利。
偏偏只占百分之十的陆军这边,却在演习中出现了幺蛾子。
而且是大幺蛾子。
中方部队就派了一个营过来,竟然在演习中干掉了超过一个团的俄军,击垮了俄军整整一个加强团。
等于一个营打赢了一个加强团,完成了一场不可思议的战斗。
哪怕再镇定的俄军,此刻也淡定不了。
尤其是得知指挥部都被一锅端,蓝军后方已经成了中方部队的后花园,所有后勤部队都成了砧板上的肉。
一个加强团超过三分之二的兵马,都已经成为了中方部队的战绩。
让总指挥部内,之前还能强行淡定,稳住情绪的俄军一大群将军校官,此刻是真的憋不住破了防。
脸气的一个比一个黑,拳头一个比一个拽的紧。
要不是现场还有中方代表团,这一群五六十岁的俄军老将军肯定会跳起来,一个电话打过去劈头盖脸一顿骂。
狠狠的追究安德烈的责任!
好好的一场俄军战略演习,怎么被他玩成这副鬼样子的。
总导演部的俄军老将军们气得炸毛,与中方代表团脸上那洋溢的灿烂笑容,在此刻显得格外的有对比性。
要不是为了给俄军留点面子,中方代表团都要笑出声来了。
钢七营太给力了!
太给他们涨面子了,太振奋人心了。
这种自家部队在国外战场上,狠狠吊打国外部队的美妙,完全不是在国内看演习,能够体会到的。
……
导演部上下被钢七营气翻了天,演习也正式进入最后收尾阶段。
由于陈军特意下令封锁消息,剿灭蓝军指挥部的同时还毁掉了所有电台,蓝军剩下的部队并不知道,指挥部已经被端掉的事。
红军指挥部这边的消息更少。
不仅不知道蓝军指挥部被端了,就连蓝军右翼防守部队全部被消灭这件事,从总指挥到下面也都不知道。
双方还是在左翼一带阵地战斗,你来我往的不断缠斗激战。
不过。
虽然双方交战的部队超过一个团,且交战线拉长到了两三公里的范围,但交战双方都有明显保留,并没有当成生死决战打,实际双方的伤亡都不大。
大多数的交战画面都是拉锯战,彼此都找一个有利地形做掩体,然后隔空互射,没有冲上去死斗。
因此即便双方已经打了几个小时,左翼的蓝军兵力加起来也还有近千人。
如果能及时发现蓝军大后方有敌人,再加上一个有才华的指挥官站出来,还真能对钢七营造成不小的麻烦。
起码0阵亡肯定会被破掉!
奈何。
信息化的电子部队在这个年头,对传统部队的压制力实在是太强了,简直就相当于是降维打击。
当初702团面对老A带的蓝军时,偌大的重装团几乎就成为了摆设,被铁路指挥的蓝军部队随便拿捏。
钢七营比当初的老A蓝军更强,俄军承受的压力只会更大。
现在战损比已经来到0比2000多,就足以证明钢七营的可怕压制力,俄方蓝军面对钢七营有多脆弱。
俄方蓝军剩下的左翼部队,还不知道他们已经成为了“孤军”。
就已经注定了他们的结局。
……
早上八点零五分。
钢七营扩散到整个蓝军大后方,清剿蓝军后勤部队的各个连队,重新在左翼蓝军后方八公里处汇合。
陈军没有急着立马展开行动,而是让部队暂时在这休整十分钟。
越是到了结尾,越要加倍用心。
全营休整十分钟不止能调整状态,主要还是利用这个时间整理最新情报,尽可能把握住蓝军更多的动态。
务必知道左翼蓝军每个连在哪,有什么样的装备配置,还剩下多少兵力等。
掌握的蓝军部队情况越详细,在接下来的最后收网作战中,钢七营就能更加从容,斩获更多的蓝军部队。
特侦连和信息连火力全开,大量情报全部聚集到营部。
最终在情报参谋的汇总整理之下,变成一份份可用的实战数据资料,摆在了陈军和高城等人面前。
掌握了蓝军各连队的情报,陈军安排战术就变得易如反掌。
只需要按部就班,针对性明确分工。
陈军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主动给红军大部队提供情报,并且严重声明这是高价值的情报。
情报内容是根据钢七营的侦察,蓝军右翼有部队在进行悄悄转移,蓝军的大后方也有大动作,很可能是要在左翼搞事情。
为了以防万一,建议左翼的红军部队暂时停止进攻。
等查明了情况之后,再行定夺。
陈军故意给红军大部队放假消息,就是想骗红军大部队这时候撤回去,免得他们和钢七营抢人头。
如果红军大部队没有被骗,那对钢七营影响也不大。
总之不管有没有用,先搞一手。
信了稳赚,不信也不赔。
首先套路了一首红军指挥部,陈军这才开始部署进攻方案。
最先接到进攻任务的是装甲步兵三连,陈军给他们安排了个最适合的对手,前去干掉距离最近的左翼炮兵营。
炮兵营有着三个连的规模,要想能够短时间内解决,就必须有足够的兵力去控制。
否则要是让炮兵营有反应时间,及时的用电台通知了左翼其他蓝军连队,肯定会给钢七营造成一定的麻烦。
所以陈军对这收尾战的战术核心,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——
要么不打,打就秒杀!
只有不给蓝军任何的反应时间,在瞬息之间就将他们全部摧毁,才能在收尾战中拿到最大的收益。
毕竟这场收尾战要保两个点,和红军抢人头以及维持0阵亡。
只有秒杀敌人,才能确保这两个点。
步兵在山地作战中本就有优势,再加上装甲步兵三连是钢七营的刀尖之一,让他们在这场演习中有了极高上场率。
上场率高就代表着杀敌数多,三连在这场演习中真的是杀爽了。
绝对是全营最爽的连。
没有之一。
再次接到突袭蓝军的任务,而且还是去干最有价值,也是最容易吞下的炮兵营,三连长的嘴都差点笑歪。
以最快的速度带着部队出发,生怕慢一秒陈军就会反悔似的。
蓝军左翼的炮兵营已经是第二个,第一个炮兵已经被钢七营的重炮轰掉,让这第二个炮兵营长记性了。
吃一堑长一智!
为了防止自己步前者后尘,支援过来的这第二个蓝军炮兵营,在选择营地和架炮阵地的时候,专门挑了个反斜面地形,就为了防一手远程炮袭。
蓝军打了这么久,又不是傻子。
多少还是懂了些的。
红军的侦察兵实在太过于强势,压得蓝军的侦察兵根本就出不去,再加上炮兵阵地都能被精准的点出来。
这些已知的信息就足以证明,蓝军这边已经被红军侦察兵渗透烂了。
既然没有办法打赢这场侦查作战,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反侦察部署,那能做的就只有想办法规避。
套用那句俗话:
惹不起,我还躲不起吗?
然而蓝军炮兵营万万没想到的是,他们做好了充分的防炮袭手段,结果钢七营这次换了个招式。
诶!
这次不玩炮了,咱们玩步兵。
有特侦连侦察兵的精确指引,装甲步兵三连靠近到蓝军炮兵营附近,兵分三路分别进攻三个炮兵连。
炮兵的正面作战能力几乎等于零,派一个步兵排偷袭绰绰有余。
并且三个步兵排的战法部署明确,优先攻击连部所在位置,把连部控下来之后,再去清理其他的炮兵。
准备充分,打法明确。
战斗结果自然是水到渠成。
蓝军三个炮兵连几乎同时被袭击,转眼间整个连部都被乱枪给打冒烟,接着把所有的电台丢在地上炸个稀巴烂,最后又一溜烟的扬长而去。
整个突袭过程快到让人看不过来,把蓝军的炮兵都给搞傻眼了。
完全不理解袭击的红军哪来的,在他们眼中宛若会飞天遁地的幽灵。
让幽灵部队的威名又狠狠涨了一波。
最后三个炮兵连都冒起浓厚白烟,所有的炮兵、车辆以及大炮的演习装置,全都被三连战士熟练的触发。
一路过来嘎掉了好几百毛子,三连战士对于触发演习装置不要太熟。
蓝军炮兵营距离前线有五公里,在这里开枪也不用担心会被前线听到,放开了手脚干就完事了。
装甲步兵三连这边顺利干掉炮兵营,为钢七营的击杀又增加了两百多个,其他的部队也没有闲着。
现在战场已经浓缩到右翼阵地,需要的侦查人手已经大幅减少。
特侦连除了剩下一个排继续侦查,剩下来的两个排都被陈军给集中起来,和特战排组在一起形成坦克杀手队。
钢七营本身就配了不少火箭筒,这一又缴获了蓝军大量的火箭筒。
在这方面已经富得流油的钢七营,把特侦连的两个排全都配上火箭筒,和特战排的配置是一样的。
近百人组建的超级火箭筒连,这火力简直是丧心病狂。
再配合山地丛林有大量的遮挡物,步兵可以较为轻松的靠近坦克,可以说是火箭筒的最佳使用场地。
当百门火箭筒连出现在前线。
并且还是从蓝军坦克连防御薄弱,根本就没有太多注意的屁股后面出来,所形成的破坏力只能用逆天形容。
被盯上的第一个蓝军坦克连,他们刚和红军大战了一场,此时正好退到了后方,正处于休整期间。
警戒都放在了正前方,没有太在意大本营所在的后方。
经过这么久战斗还能剩下八辆坦克,足以证明这个坦克连的实力很强,并不是什么战五渣的存在。
结果遇到摸过来的“火箭筒连”,仅仅一个照面就被全部送走。
“噗噗噗噗……”
近百门火箭筒齐齐发射,那场面怎一个壮观了得。
蓝军停在那里休整没动的坦克,每一辆都要挨上十几发穿甲火箭筒,瞬间所有发烟罐全被触发,代表所有的要害都被打中,被无情的淘汰出局。
还没搞清楚状况的蓝军坦克兵,骂骂咧咧的从里面爬了出来,还以为是故障,压根没想到已经被袭击。
结果从顶舱盖上爬出来一看,发现四周树林里全都是筒子。
这下蓝军坦克兵都傻眼了。
“谁家的武器配置这么丧心病狂,竟然搞一个连的反坦克火箭筒??这他妈还要不要人玩了??”
蓝军坦克连都被整无语了,第一次觉得主战坦克竟然这么脆弱。
被瞬间秒杀的蓝军坦克连很无语,只管疯狂打火箭筒的特侦连却爽的很,狂轰乱炸的感觉实在是太上头。
要不是每个人只背了三发弹,成才和伍六一等人恨不得再来一发。
冒烟了也打!
就为了过个手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