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您所愿,我会尽量为公司避免损失。最后一个问题,距离分舰队出航大概还有多少时间?”安德里斯和评议会成员们肯定是好意,但听在科恩耳朵里却更加心凉了。
联合舰队做为一个作战整体,如果能团结一心,再加上点好运,没准还能与大明海军掰掰手腕。可还没出征呢,就开始在暗中打各自的小九九了,前景可想而知。
东印度公司如此,共和国海军、西班牙海军和英国海军会不会也如此呢?从逻辑上推大概率是一样的。这几家原本就是竞争对手和死敌,突然被强行捏合到一起去,互相之间怎么可能有充分信任。
在大海上航行作战,最关键的两个字就是信任。水手要信任水手长,水手长要信任舰长,舰长要信任舰队指挥。没有信任就没有一切,能赢才怪!
“最长不超过一个月……请严格保密,在这段时间内不要与亚洲人接触。议会很快就要做出决议,在共和国范围内驱逐所有大明人员,就像他们把我们赶出香料群岛一样。
为了保护您和您的家人,评议会将派遣十名公司雇员做为保镖随行。请不要误会,在特殊时期我们身边也要增派一些人手。”
见到科恩没有拒绝任命,安德里斯评议长一改严肃表情露出了的笑容。不过还有件事得提前说明,从这一刻起科恩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公司监督。至于说是为了安全,还是怕第二天一觉醒来分舰队指挥官就不见踪影了,谁知道呢。
有道是黎明前更黑暗、大战前更平静。从1639年春季开始,欧洲和亚洲都在紧锣密鼓的排兵布阵。表面上却显得格外平静,只有被牵扯进去的各国高层才知道局势到底有多紧迫,又有多微妙。
很多处于边缘状态的地区和国家都感受到了来自交战双方的影响力,然后内部也随之产生了分歧,主要围绕着到底该站在哪边的选择困难。
欧洲使节借助奥斯曼帝国的有利位置,派遣使节源源不断的向这些地区渗透,想尽办法费尽口舌,试图多拉拢一些亚洲国家或者族群,为即将展开的军事行动铺平道路。
大明使节也没闲着,只是身份更公开,频繁出访各国,一边讲道理阐明这场对抗的重要性,一边用现有手段逼迫、威慑当地政权做出明确表态。
相比起来大明使节在这场外交博弈中占了主场优势,跟随他们登门拜访的往往是海军战舰或者陆军部队。有什么难处可以直接提,谁不支持也可以指出来,当场就能给出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。
事实证明简单粗暴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快途径,从日本、朝鲜、哈萨克、布哈拉,到缅甸、文莱、柔佛、马打兰、香料群岛,各国各地在上半年这段时间里都或多或少的有了政局变化。
凡是抱着反对卷入战争,坚决站在一边看热闹观点的大臣、族群首领基本全遭到了抓捕和暗杀,各国各地区不光要表态,还得以实际行动加入到战争中去。
大明皇帝很仁义,不用倾家荡产鼎力相助,家里有什么就拿什么,一条船不嫌少、一座矿不嫌多。什么都没有出人也可以,各处都需要劳役,来个百十万照样养得起。
而且不是白出力,谁在关键时刻支援了大明帝国多少,大明皇帝都记在小本子上了,等到战后会照此分配利益。出的多、态度积极就多拿,出的少的则少拿或者不拿。
这些被笼罩在大明帝国阴影里的国家和族群,在近二十年中已经被通过经济手段渗透成了筛子,政策上也都在跟着大明帝国走,既是被剥削又是被保护,早就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。
现在即使想反抗也无能为力了,以日本幕府为例,德川家光只要透露出一点不从之意,关西地区的多一半藩主大名就会强烈反对。
如果他敢暗中联络支持的大名图谋什么,不出三天常驻在江户城内的大明使者就会登门拜访,要求大将军对其中几名主要参与者治罪。
罪名只有一个,对大明帝国心怀不轨,严重破坏了邻里之间的友谊。再允许这样的人担任大名,就是对大明帝国赤果果的挑衅,叔可忍但婶不能忍!
然后这几位大臣就得被幕府削藩夺爵,不是德川家光想卖国,而是实力真不允许反抗。大明帝国海军战舰就停泊在伊势湾里,不出两天就能进入江户湾,见识过舰炮威力的德川家光真提不起死战到底的决心。
其实就算德川家光能豁出去,各地藩主和大名们也不见得愿意追随。远的不提,亲叔叔、尾张藩主德川义直就得第一个站出来反对,保不齐还要振臂一呼取而代之。
这可不是瞎猜,而是残酷的现实。德川义直自打见识过大明海军的战舰威力就改变了态度,一直主张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学习才能让日本强大。
也正是在他的大力鼓吹下,日本才耗费了大量财力在名古屋成立了新海军,并聘请大明帝国海军将领教授统领。
本指望将来能成为日本海军的基础,现在看起来好像又上当了。那两艘无偿赠送的战舰就是诱饵,现在不光不会为幕府服务,还成为了套在幕府脖子上的绳套,随时能收紧。
更麻烦的是在德川义直身边聚集了一群同样希望通过学习大明帝国,让日本变强的藩主和大名,从吃穿做派到执政理念全盘仿效大明朝廷,隐隐成了第二个幕府。
当大明帝国提出让日本提供200艘大小船只帮忙运输物资时,还没等自己点头呢亲叔叔就先答应了,而且带头把尾张藩的30艘帆船连同水手贡献了出去。
在维持统治权与保持日本不受外国胁迫的问题上,德川家光只能选择前者,还得主动提出,否则明年大将军还是不是自己就很难讲了。
但也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一呼百应,在大明帝国影响力比较弱的印度半岛和波斯地区,外交手段和军事威慑的效果明显减弱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