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4章 王财迷:你这是冲我来的啊?

类别:都市 作者:羁中马 字数:未知 更新时间:2025/05/17 04:49:48

李龙开着车回到玛县的时候,太阳已经落山了。

这时候乌城到石城、玛县的车也多了起来,而且因为乌伊公路横穿玛县,所以即使直达玛县的车在下午六点就已经不卖票了,但李建国他们买到了去往克市的车票——半路上下车就是了,买的也是玛县的票价,挺好。

李龙把顾晓霞他们放到大院子后,开着吉普车去到汽车站那里等着,等了半个多小时后,等到了李建国他们。

看来,下午跑车的驾驶员开车的速度也挺快。主要还是现在路上车少,乘客对于驾乘体验并没有太大的要求,一般情况下,坐在后面的人很颠,但基本上自认倒楣。

八十九十年代,应该算是驾驶员待遇最高的年代了,再往后,嗯,下坡。

李龙拉着李建国他们回到大院子,杨大姐已经做好了饭——而且是超大量的。她知道这一大家子人回来肯定饿了,所以提前做好了准备。

“杨家嫂子,你可真能干。”梁月梅由衷的说道,“小龙晓霞这一家我看是离不开你们了。”

“嘿,那没啥,我这算啥?小龙有本事能赚钱,晓霞又是国家干部,给俺给的钱又多,干这点活不算啥……”杨大姐被夸了一下,拽了拽围裙,有点不好意思。

其实她很清楚,这个大家庭,看着杜春芳是顾晓霞的婆婆,但她不怎么管事,对自己的付出几乎看不到,眼睛完全在儿子孙子身上,梁月梅更像是实质上的“婆婆”,得到了她的肯定,杨大姐也挺自豪的。

吃过饭后,天已经麻麻黑了,李建国发动拖拉机要带着人回,李龙要开吉普车送,让李青侠给喝止住了:

“你开了一天车了,这点路就别动了!俺几个坐拖拉机吹着风还凉快哩!你就别动了!”

他们虽然不开车,但知道开车肯定是累的。李龙这一天基本上都在忙,都在照顾别人,能不累吗?

都是自家人,大家都不是瞎子,不可能看不出来,所以李青侠这么一说,就连顾博远也说道:

“小龙,你就在院子里老实呆着。你大哥开拖拉机你还不放心吗?他开拖拉机的时候,你还尿尿活泥巴呢?”

这话把李龙闹了个大红脸,但却又没法反驳。

反倒是李强大声且认真的说道:

“俺小叔才不干那个事情呢!俺小叔厉害着……”

好吧,李龙多了个小迷弟,也算是挽回了点面子——在李强的心目中,李龙才不会干那么LOW的事情,看看小叔那年从乌城回来,干的一件件可都是大事,都是自己想干,却因为年龄原因干不了的事情。

李强这么一说,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,李龙也就不再坚持,说实话,他是真的有点累了。

两个孩子今天也累了,现在已经在床上睡着了。

目送李建国开着拖拉机离开,顾博远坐在页子板上,正好被李建国带着去往他的小院。路过收购站的时候,看着里面的灯亮着,孙家强应该在。

“小龙说要买链轨拖拉机了?”顾博远问道。

“嗯,说买了让我开,咱们队里地多,犁地啥的钱,总不能让王财迷一个人赚了。”李建国嘿嘿笑着说。

“你有个好弟弟啊,以后享福吧。”顾博远感叹着。

“那不是你半个儿?你还占便宜哩!”李建国反驳着,“你看看你现在多享福!队里多少人羡慕你哩,那孙秀她妈现在多后悔……”

“你可别胡说!”顾博远扭头看了后面的几个人,神情有点慌乱,“我和她可啥事都没有……”

“知道你们啥事都没有,要有的话人家早就进县里来找你了。队里那几个就是后悔,当初觉得你带着晓霞,有个累赘,现在到好……后悔去吧!”

“嘿嘿。”顾博远知道是这样,就放心了。看看小院到了,李建国放慢了速度,顾博远说道:

“说实话,跟做梦一样……行了,好好干吧,后面好日子长着哩!”

“对,好日子长着哩!”这一刻,李建国充满了斗志。弟弟有本事,自己难道就是吃闲饭吗?不就是开拖拉机嘛,有什么难的呢?又不是没开过。

回到四小队后,一家人都累的够呛,赶紧洗漱休息了,明天李娟和李强还要上学。

县城大院子,顾晓霞和杨大姐一起收拾完之后,去到屋子里拿了两件东西出来。

“杨大姐,这是我们在天百买的一双凉鞋,送给你的。小芳,这是一个新书包,你李叔买了送给你的,里面还有铅笔盒、钢笔和一套彩色铅笔,画画用的。”

“啊,她姨,她叔,咋能让你们这么花钱哩?”杨大姐急忙说着,“俺有鞋哩,小芳也有书包……”

“买了就用。现在不是那个用不坏就不买新的年月了。”顾晓霞笑着说,“刚才大嫂的话你也听了,都夸你哩,干的好,那总不能就说说,咱们就跟一家人一样,这趟我们出去了,你们没出去,那不得给你们带些东西回来?”

杨大姐便没再推辞,说实话她也早已经把李龙顾晓霞和明明昊昊当成自己家人了。

韩芳看着妈妈把鞋子收下了,便也接过了书包,对着李龙和顾晓霞说了谢谢。

那满心的欢喜,从脸上的笑容就能看出来。

小孩子能不喜欢新书包新铅笔盒吗?但她知道有些东西是不能随便收的。

王财迷听李建国说了李龙要买新拖拉机的消息,半天没缓过神来。

第二天李建国没下地干活,吃过早饭就去了王财迷的家里。王财迷和他弟弟两个人也已经吃过饭,正在那台旧的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跟前收拾着零件。

现在距离大用的时候还有一个多月,上一次播种完之后,王财迷就把拖拉机放在这里,时不时的修一修。这拖拉机大毛病有,小毛病更是不断。

干活的时候勉强能维持,有些时候坏到地里,那就只能临时修。

这两年王财迷赚了不少的钱,但大半都投入到修理中去,他还从附近各地淘换到了不少的零配件。也就是这些配件让王财迷能通过修修补补,保证这台拖拉机的运转。

其实东方红七十链轨拖拉机在过去二三十年里,在北疆这一大片土地上,起了大用的。李建国他们开拓四小队的时候,四小队这里只有几十亩地,有三四户人家。

他们刚来的时候,用的是二牛抬杠的原始犁,后来有了马就用马拉犁——那时候牛是比较少的。

人力和畜力开荒速度极慢,而且效率非常的低,这一点没办法。

再后来有了从东方红五十四拖拉机改进而来的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,开荒的速度就大了起来。这附近原本的土地许多是沼泽或者浅沼泽,轮式拖拉机反倒不方便,而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是链轨的,在这种泥泞的地形里,正好合用。

于是四小队那些地就被开垦出来,田地逐年增加,最后只剩下了一些盐碱滩。

这台东方红七十拖拉机,说是四小队的功勋拖拉机也不为过。

只是经过了这几十年的劳累折腾,伤病累累,按理说也差不多该退休了。

只不过才包产到户几年,目前本队的人除了李龙,还没谁能有那个财力新买一台来。

别说现在,就是上一世,这台拖拉机又继续干了将近十年,才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,变成了废铁。

皮实,绝对的皮实。

“嗯,”李建国站在拖拉机的边上,看着王财迷脸上错愕的表情,还有些迷茫和怨气,点头说道,“以后咱们队里的地会越来越多。小龙承包的老马号边上的盐碱地改良出来了,以后小龙说会开荒更多的盐碱地,这拖拉机平时主要我们家自用,但要是队里其他人要犁地、播种啥的,那我肯定也会去干。”

其实李建国大可不必走这一趟的。没有规定四小队只能有一台拖拉机,也没人规定李家买了拖拉机之后,不能犁别人的地。

“老李哥,你是说你家买拖拉机主要还是自用?”王财迷的弟弟王大贵放下手里抱着的一块链轨块问道。

“主要是自用。”李建国说道,“但别人要让我家犁地,那我家也不可能不去吧?放着钱不赚,那我也不傻。”

两家交情是有的,这也是李建国为什么会过来给王财迷说一声的原因。但这交情,不足以让他放弃到手的利益,真有能赚的钱,而且是正大光明的,为啥不赚呢?

农村的土地大都是集体所有,四小队这边的规定,开垦五十亩以上荒地由乡里决定,五十亩以下村里自主。

所以李建国和李龙早就商量过了,会依着干渠开垦那些小块的盐碱地,转化成自己的承包地。反正开垦荒地三年内不交农业税,也就是不用交公粮,三年后交的也不是全额。

这些地开垦出来,进行改良后,三五年后就是熟地。

据李龙所知,上一世五年后,四小队就已经开始有种棉花的了——而就算上一世,四小队第一家种棉花的,亩产虽然只有一百公斤多点儿,但籽棉的价格有两块钱,起步就比种粮食赚钱。

王财迷不至于失魂落魄,但后悔是肯定有的。

说起来从八二年开始包产到户,当时拖拉机赊钱落到他的头上,到现在八五年,几年赚的毛利咋说也有好几万了。

但这钱大头都陆陆续续又在修拖拉机上了。

如果狠一狠咬了咬牙,攒些钱,换台新拖拉机,是不是就能和李家掰掰手腕了?

但是,眼下他手头的钱就一万多点儿,还是存的死期——就算现在取出来,再从银行借一些,能买台新的,但他舍不得那个利息啊。

八五年,银行存款的利息可不少,王财迷真舍不得!

这利息钱,比一家几口一年种地的收入还要高不少,那提前取出来可就没有了。

他犹豫的时候,李建国已经和王大贵聊上了,主要还是聊着拖拉机的使用修理。

就几句话功夫,李建国就已经清楚了,王财迷这台拖拉机,挣钱是真挣钱,花钱也是真花钱。

这几年功夫,不光王财迷家里添置了好几个大件,别看外面还是破旧的土房子,但里面已经是大变样了。

就连王大贵家里也是一样有了新的变化。“我哥一年给我一千哩!”王大贵自豪的说——以前他哥给他钱少,他不满,这两年王大贵开拖拉机熟练了,能顶着王财迷一起干了,他哥给他的工钱也就多了起来。

一千纯收入,这可比队里大多数种地的强太多了。

所以王大贵很知足。

“那……你买那拖拉机,就不能只给你们自家地干活吗?你家这两年钱赚的不少吧?”王财迷虽然有些不好意思,但这话还得说。原本自家一家人给队里犁地播种,那别人都得求着自己。

毕竟队里就这么一台拖拉机,谁家先犁谁家后种不都是他一句话?

开春种地可不是啥时候都行,“人误地一天,地误人一年”。播种的时候真的很关键,别说差一天,哪怕差半天,苗出来的时候情况都不太一样,收的时候可能也有差别。

他那破拖拉机可能给人播一半就撂地里了,然后修个半晚上。

别人就只能等着。不过王财迷可一点也不急,反正全队人都得求着他——哪怕许成军过来,也得排着。

眼下李家突然要买拖拉机,他很清楚,自己的好日子,就要结束了。

那不挣扎一下能行吗?

“看你说的,那别人求到门上让我犁地,你说工不犁?那不是把钱往外推嘛。再说都是乡里乡亲的,我这也是分担你的担子——每年春播秋播的时候,多少人不是在背后骂你模(mu)囊(慢,磨蹭),现在俺家要买拖拉机,那两家犁地播种,不快的多?”

李建国是来通知王财迷,不是征求他意见的,说完也就回去了。

等李建国走远了,王财迷瞪了弟弟一眼:“你刚才说那么多干啥?他以后抢咱犁地的钱哩,你还和他那么客气?”

“那我就是不说,人家该买也得买啊?”王大贵觉得委屈,“哥,要不你也买台新的吧?咱这旧机子,没办法和人家比啊?”王大贵不傻,知道一旦李家买了新机子,以后找自家犁地的自然就少了。

他担心到大哥赚钱少了,给自己分的钱也少了。

“买新机子?说的轻巧!那不得要钱?好几万哩,哪找去?你给我?”王财迷又是一顿喷,把弟弟给喷的不说话了。

唉。

回到家里,看到梁月梅正在洗衣服。那台单缸的威力洗衣机在院子里轰隆隆的运转着,边上放着两个大洗衣盆。

单缸洗衣机只能洗或者漂,不能甩干,所以每洗一次,机器停了后要把衣服拿出来手动拧干,然后再放水重复使用。

即使如此,也比手搓要方便的多。洗衣盆那么大,要洗床单被面被子里,还有冬天的那些衣服,那个累啊!

现在好了,往洗衣机里倒水,倒洗衣粉,放衣服,插电,拧动,等着吧。

梁月梅脸上一直带着微笑,她是彻底的感受到了洗衣机的好处——双手被解放了一大半。

“咋样?王财迷说啥没有?”梁月梅看李建国进来,问道。

“他能说啥?想让我不给其他人犁地,那可能吗?”李建国笑笑,帮着梁月梅把刚捞出来的床单给拧干,然后指了指前院说:

“你先洗着,我去前院收拾一下,到时拖拉机买回来得停在那边。小龙的院子大,能停得下。”

“行,你去吧。”梁月梅点头,“这边我自己就能行。”

李建国去收拾前院子了,那边杂物不多,但得规划着拖拉机和配套的东西怎么停放。

李建国想着麦子割完主要是犁地,到时五铧犁和拖拉机肯定往外面放,而平地耙地的东西需要往里放,这些得等到十月种冬小麦的时候才能用上。

还得买几桶柴油拉回来,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力量大,不光能做拖拉机,还能带着推土机。

但也费油,柴油烧起来就跟喝水一样,必须得先备着。

李建国是会开拖拉机的,但这开回来后,他必然是要熟悉一下。想想居民点东南面有一大片盐碱摊,到时可以把拖拉机开到那里熟悉一下。

下午,陆英明就听到了消息,知道李家要买拖拉机,立刻就过来找了李建国。

“老李,你家真要买大拖拉机?”陆英明明显有些兴奋了,“是光买拖拉机还是全套都买?”

“那肯定是全套都买了。”李建国笑着说,“总不能光要个拖拉机头,剩下的找王财迷去借吧?”

“也对。那可不便宜!”陆英明感叹着,“小龙买?”

“嗯,小龙今年弄那个收购站赚了些钱,觉得咱得有台新拖拉机,不然种地年年都当误,可不行。”

“嗯,小龙想的对。”陆英明点点头,感慨着,“你说小龙是真厉害啊。这才几年功夫,你看看你家,小四轮有了,小龙的吉普车有了,这马上弄大拖拉机,嘿!”

“那你不也有小四轮了嘛。”李建国笑笑,“这包产到户,大家日子都好过了。”

“那你拖拉机来的时候,你开,我给你压犁!”

“行。”李建国其实早就想着,如果陆英明不来,他也会去找。

李龙的伙计是陶大强这样的,李建国的伙计就是顾博远、陆英明这样的。

七八十年代,犁地、播种并不是开拖拉机就能完成的,犁地的时候,后面的五铧犁上有个人坐着,面前有个方向盘,转动方向盘是用来调节犁地深度的。

而播种机上也同样需要站个人,这人是来调整下种或者停止下种的。一个播种机有五个种仓,每个种仓也可以单独停止下种,这都需要后面的人调节。

挺复杂的。

等第二天,全队都知道李家要买大拖拉机,直接沸腾了。

一个个都跑来李家确定消息——这消息可比李龙开吉普车还要劲爆!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