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建国没有想到,就连队长许成军也骑着自行车来院子找他了。
前院已经收拾好,其实那个院子本身就没有堆多少东西,李建国过去收拾,更多的是在规划着怎么摆放那些辅助农具。毕竟要全套的话,拖拉机要带着播种机、五铧犁、切地机、耙地机、平地机等等。
加起来要占据非常大的空间。而且为了使用方便,还不能一股脑的拉进院子不管了。
他想着等把拖拉机买回来后,得在这个院子东边盖个大棚子然后隔开把这些农机具放进去。
毕竟拖拉机和其他农机具露天放着任风吹雨打,上面很快就会生着厚厚的一层锈。
王财迷从队里购买的那些农机具就是这样。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那些农机具都已经二三年了,上面的锈除也除不掉,反倒形成了一种保护壳。
新买的拖拉机自然是不一样的。小四轮也就罢了,毕竟那玩意个头小,随便往哪一放,起个棚子或者盖个帆布啥的,遮风挡雨挡雨也容易。
但是东方红七十五链轨拖拉机不一样,个头大,辅助农机特别是播种机五花梨等,那占地都不小,得需要盖个大棚子才能放下。
许成军过来的时候,李建国也是才从前院回来。先前已经有好几拨人过来到前院问他关于购买拖拉机的事情,李建国解释这消息是真的,反正过两天就拉回来了,没必要瞒人。
让李建国有些意外的是,来的这些人包括陶建设、谢运东他们过来可不光是打听消息,更多的是先占个位置,他们想的是到时候麦子收完了,他们想先用李家的拖拉机把自家的地给犁了。
“老李哥,你家要买大拖拉机了?”推着自行车进院子的许成军大嗓门的问,“啥时候买呀?”
“就这个星期了。”李建国说,“小龙有空了我们就过去买。”
“嘿,小龙还是真能挣钱啊。”许成军撑好自行车,走到李建国面前,从兜里掏出一盒雪莲烟来,抽出一根递给他,掏出白铁皮打火机,又给李建国点上烟,自己也点上一根,美美的抽了一口,然后说道:
“我听说你家买大拖拉机准备买全套?”
“是啊。”李建国抽了一口烟,指了指前院说道,“小龙先前在老马号那边的盐碱地改造的成果不错,现在罗教授他们去其他地方继续研究了。小龙说到时再找罗教授打听打听,综合一下意见,然后在队里再开垦几块盐碱地实验一下。
你说就王财迷那大拖拉机,想要开垦荒地,不知道啥时候才轮到咱们。
小龙的意思就是干脆买一套算了,自家用的方便,农忙的时候犁地播种也能挣点柴油钱。”
“嘿,”许成军听着这话笑了,“你家大拖拉机要是买回来了,那可就不是挣点柴油钱的事儿了。就咱们队这么些地,一两年就能把本钱挣回来了。”
“哪有那么快。咱们可不是王财迷,只会开又不会修。”李建国谦虚的说,“头一年肯定就是实验性质的,那大家捧场,咱肯定就会认真的犁、播。
但到底技术在那里放着,我想村里人肯定还是愿意找王财迷,人家给队里犁地播种这么多年了,这点面子还是有的。”
“屁!他王财迷也就占个全队只有一台大拖拉机的便宜!”许成军才不认为是这样的,狠狠的抽了一口烟说道,“你看着吧,等你家的大拖拉机买回来了,到时候队里人肯定都找你。
新拖拉机不容易坏,用着肯定放心。他那个拖拉机出去犁地,十天得有三四天坏的地里,把人愁的不行。
新拖拉机就不一样了,估计开个一年半的都不带出毛病。谁家播种犁地,不想赶个好时候?
这两年咱们队里人跟我说的多了,就说找他犁地播种,王财迷那叫一个傲呀,个个都得求着他,就这他还是爱搭不理的。
我堂哥许灵山那边也一球样,那台八零二也是破拖拉机,他的技术还不如王财迷。
我跟你说,只要你这新拖拉机买回来,队里秋天犁地找你们的肯定多,明年开春也一样,你看着吧,明年一年绝对把本钱收回来了。
我现在先占个位置啊,今年麦地割完之后,犁地的时候给我排前面,老李哥咋样?”
“那肯定没问题。”李建国笑笑,抽了口烟说道,“只要你不嫌我开拖拉机技术不好。”
“那有啥嫌的,犁的时候我不还得坐到五铧早后面吗?我相信你肯定不会像王财迷那样,不让深翻。”
“肯定不会,那地不深翻咋成?”
“这就对了嘛。”
这时候拖拉机犁地的时候,五铧犁后面坐着的那个人,可以控制犁地的深度。王财迷给人犁地的时候,会给每一个人叮嘱,让他们不要调的太深,因为调深了,拖拉机就比较费力,拖拉机费力的话就得费油。
以王财迷的省钱程度,他怎么舍得让拖拉机费油呢?那每一升柴油都是钱啊。
虽然现在一升柴油还不到一块钱,但在他看来积少成多了,每块地哪怕节约两升油,一个队下来也不少了。
这种情况在李建国这里是不存在的。既然给人家犁地,麦茬子地还是要深翻比较好,不然麦根压不到地里沤不烂,会影响来年庄稼的成长。
他家犁地的时候王财迷曾经也给他叮嘱过,李家的地比较多,这方面王财迷尤其注意。
许成军得了准信之后就推着自行车出了院子,骑着回到家里。正在菜园子里摘菜的马红梅急忙出来问:
“咋样?消息是真的?”
“是真的。”
“那咱们……”
“开,等他们开了咱们也开!”
“咱们开多少?”
“先开四五十亩吧,多了不好种过来,少了没必要。”许成军已经下了决心。
让他和李龙那样折腾副业,作为村长,他还折腾不来。但是既然在村里,种地这事肯定是不怕的。
他去李家打探消息,可不光为的是那个犁地的排位,闲话间就打听到李家是要开垦荒地的。把这事和八一农学院的专家教授研究盐碱地的事情联系在一起,许成军就明白了,李家这是要在农业上大发展呀。
李龙的眼光和对政策的把握这一点,许成军是服气的。自家跟着人家种打瓜就赚了钱,那么接下来开垦盐碱地,也肯定是没错的。
这开垦荒地头三年不交公粮,水费什么的他作为队长肯定也能有点优势。
改良过后种粮食可能不行,但是种经济作物应该没问题。
主要是这是自己的地呀,地多了以后咋都好说。
从乌城回来的第三天,早上吃过饭,李龙就开着吉普车到了四小队,然后拉着李建国和陆英明去了石城拖拉机厂。
陆英明这两天闲了都在李家院子里,所以早上李龙开着吉普车过来的时候,看到的就是李建国和陆英明正在自己的大院子里规划着。
那就一起去吧,反正回来的时候大哥得开拖拉机,到时候正好让陆英明跟着。
石城拖拉机厂这里挺热闹的。现在不少的农户趁着农闲过来买小四轮拖拉机。十二马力和十五马力的小四轮拖拉机很受欢迎,虽然大部分的农民这两年赚的钱还不足以能买得起一辆小四轮。但农村那么大,总有一些脱颖而出的,靠种植或者养殖成为万元户的。
拖拉机的作用越来越大,毕竟比马车快,拉的也多,而且不需要那么细心的照顾,要加水加油就行了。
多方便!
早买早享受,就是这个道理。
李龙他们开着吉普车进了拖拉机厂,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。
李龙已经习惯了,毕竟212吉普车哪怕再过十年,也是一级领导的象征。
那时候私人有钱了买得起桑塔纳,买得起夏利,差一点的能买得起大发面包车。但是私人一般情况下搞不到212吉普车。
看着吉普车开到了东方红七十五大拖拉机那边,这边看小四轮的人,大都松了口气。
“怕不是哪个国营农场的领导过来要买大拖拉机吧?”有人猜测的,毕竟这个时候私人买得起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的不说没有,但也是凤毛麟角。
普通的小四轮拖拉机在农村里种田已经基本上够用。
李龙他们下车之后,立刻就有销售人员迎了过来,不过看到李龙他们三个也有点诧异,这几位毕竟没有一个像领导的。
职业素养在那里,销售人员笑着问:“你们是要买东方红七十五大拖拉机吗?”
“是的。”李龙说道,“一台的新拖拉机带着全套的农机设备一共多少钱?”
“你说全套的农机设备,是包括五铧犁,播种机,切地机,耕地机还有推土机吗?”
“还要加上平地机。”李龙说道。
“你们是国营农场吗?还是兵团哪个团场的?”销售人员脑子里一边算着一边问。
“不是,我们是私人购买。”李龙说的,“现在国家有没有农机补贴?”
“什么农机补贴?没有听说过。全套的设备加起来,四万一千多元。”那个销售人员说,“你们现在就买吗?是付全款还是贷款?”
这个时候已经有农业贷款了,不过普通人很难办下来,而且利率也比较高。
“当然是全款了。这个价格有没有优惠?”
“嘿嘿,小同志,你真是说笑,现在农机都是供不应求啊,我们从口里拉来这个东方红七十五链轨拖拉机,不到一个月就能卖完。涨价都不错了,咋可能还要优惠?”
李龙也只是试探着问一问,能打折当然最好,不能打折他也付得起。
销售人员也是头一回碰到这样的年轻人。看这年轻人的年纪不像是领导,但看那个说话的语气和自信程度,真就不像是普通人。
这年头能来买拖拉机的,哪个兜里都是有不少票子的,要说自信那肯定是有。
但大多数买农机的,都是农村来的,到了城市里,天然的自我矮一头,说话拘谨,基本上销售人员给介绍什么就是什么,最多问一问怎么开,哪个东西是怎么操作的。
现在的农机都皮实耐操,所以只要买拖拉机的能开回去,自己就能折腾着运转起来——毕竟小四轮开回去就是一个拉动东西,没太多的功能。
这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就不一样了,技术性比较强,来买的大都是国营农场或者兵团团场机耕队的,有技术人员跟着,过来检查,操作,然后管账的付钱,走人。
流程就是那样,不像今天这这小伙子这么多话。
李龙则是把后世买车的那个架式给拿了出来,在销售人员把他们领到新拖拉机的地方后,先看拖拉机的出厂日期,再看机油和柴油里给多少,然后问清楚让不让当场试车。
拖拉机的确是新的,出厂日期没过三个月。机油柴油啥的倒是比小四轮拖拉机给的略多一些,毕竟这玩意儿开得慢,给油少了,都不一定能开到油库去。
当场是能试的,李龙就让李建国上去试机——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有驾驶室,相对小四轮更加大气一些。
链轨拖拉机其实比小四轮更容易操作,只是需要熟悉一下。
李建国上去的时候略有些紧张,不过在启动之后,看着那么大的场地就放松下来,反正前后左右近距离里没啥人,开就是了。
油门踩大了也没关系,反正即将是自家的拖拉机,费点油怕啥?
拐弯拐猛也不怕,反正这玩意儿速度慢,就是比人走的略快一些,再猛能猛到哪里去?
这都是李龙一路上和李建国聊天的时候开玩笑说出来的,现在就成了他提高信心的暗示词。
整个大拖拉机场地本身就没多少台东方红七十五链轨拖拉机,另外一个场地还有东方红28轮式大拖拉机——就是李龙比较嫌弃,中看不中用的那个。
所以李建国可以尽情的在这里练车。
本身这种拖拉机,一个月也销售不了多少台,现在李龙他们来了要买全套,销售人员也挺高兴。
试验完了,又去看了那些配套的农机。都是新的不过在露天存放,下完雨之后,犁铧上就有了一点锈。
这很正常。
李建国上了犁头的操作位,转动方向盘,不过这时候不好显示犁头下降的——得和拖拉机配套着到地里才行。
播种机也是需要检查了。
反倒是切地、耙地、平地的比较傻大黑粗,看看就行了。
“你们怎么把这些东西运回去?”销售人员问道。
“你们不送货上门吗?”李龙反问道。
“没有,不会的。”销售人员摇摇头,“这些东西需要你们自己拉回去。”
好吧,李龙想着只能找宋明了。
看着东西都满意——其实这时候也没啥不满意的,李龙便去交钱。今天李建国开着拖拉机,会把播种机拉回去。五铧犁和其他的东西,用大车好拉,反倒是拖拉机这玩意儿,因为有种仓,不好装在其他车上拉。
其实平地、切地的这些机子也可以拖在拖拉机后面,但一长串,这时候的路也不太好,李龙觉得还是不这么搞了,半路出状况就比较麻烦。
交完钱后,李龙让李建国去油库加油,他则去了糖厂。
宋明这段时间依然每个星期给老马号那里送糖渣,李龙是按月付钱,合作非常的愉快。
李龙回四小队的时候偶尔会碰到宋明,碰到了就会聊一聊。有些时候李青侠逮到的鱼,李龙也会拿一些给宋明,双方的关系一直保持不错。
李龙到糖厂后门的时候,路上有拉糖渣路过的水印子,他猜测宋明应该是才拉着过去到大坑里,便开着吉普车又去了倒糖渣的大坑。
果然,大坑这里,宋明刚把一车糖渣倒进去,车子正往前开着,而附近那些拿着工具的人已经开始往大坑里跳,准备往外掏糖渣。
看到李龙的吉普车开过来,宋明把车停稳后下来,笑着冲李龙走了过来。
“你怎么跑这里来了?这里味道这么大,你可以在糖厂那边等我的。”宋明和李龙握了握手说道。
“我有事要麻烦你,下班后有没有空?”
“有啊。”宋明最喜欢听李龙所说的“麻烦”,只要这么说了,就表明李龙这边有活要干,“中午下班我就能抽出时间来,只要你的活不超过两个小时,中午就行。”
“中午和晚上都得麻烦你。”李龙说道,“我买了成套的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和农具,那些配套的农具需要拉回去,你看行不行?”
“那肯定行啊。”宋明笑着说。
“那就按趟算运费。”李龙说道,“你还有多久下班?”
宋明看了看表说道:“还有半个小时,我再运一趟,然后就去——你先在厂子那里等我一会儿,我拉完请你吃中午饭。你这么照顾我生意,咋说也得请你吃顿好的。”
他的手表还是李龙“包车”之后买的。毕竟还没结婚,家里的负担也不轻。
但李龙包了他的车拉糖渣之后,这身上的余钱就多了起来,日子也好过了。
其实家里人几次想让他把李龙请到家里作客要谢谢李龙,宋明没好意思说,现在李龙天天在忙,一个月也见不到两回。
今天好不容易赶到饭点,他就把这事提了。
李龙也就点头答应了。有些时候,欠点别人的人情,反倒更容易加深彼此的友情。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