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9章 下重手2

类别:历史 作者:第十个名字 字数:未知 更新时间:2025/05/24 17:08:49

“波斯国内派别很多,有一些还互相仇恨,堪比世仇。学生七八年前遵循陛下旨意,在当地库尔德部族中广交善缘,结识了不少有志青年,资助其学习生活。其中有两人已经在伊斯法罕站住脚,多年来一直为阿里加普宫提供修缮装潢。

每到节假日,波斯高层必将云集阿里加普宫露台,居高临下观看国王广场上的马球。只要事先将定时器安装妥当,应该可以做到人不知鬼不觉。”

当着皇帝和大臣的面被说成心怀不轨之辈,王大头没有丝毫情绪波动,连眼皮都没抬,看着本子上的内容接着介绍细节。

自打建立了统计司,他就与同僚、朝臣们渐行渐远,这样的诽谤几乎月月有,早就习惯了,也从来没忧虑过。只要景阳皇帝在,他就不怕任何人,更不担心谁能蛊惑皇帝。

而顾问处的成立,更让他成为众矢之的。在此种局面下,越站在大众的对立面上越安全,要是哪天没人在背后下家伙了,那才叫末日呢。

“不妥!手榴弹乃帝国不传之秘,此举岂不是在告诉波斯人行凶者是谁?”宇航员没有杨嗣昌那么冲动,他是从执行环节上找漏洞。

“总参谋长说的有道理,却也没道理。人到了这个时候会比平时想更多,越是特点明显越容易引起怀疑。试问帝国有那么多手段,为何非要以手榴弹示人?

当然了,为了把波斯人的怒火引向奥斯曼人,我还安排了第二个环节。负责安置手榴弹的库尔德人会在爆炸之后仓皇出逃,故意引发关注遭到追捕,然后再引爆身上的手榴弹。

他虽然死了,却会死得像被奥斯曼人支持的库尔德部族。在此种情况下早就埋藏在血液中的仇恨会被瞬间引爆,就算萨菲沙赫知道不是奥斯曼人所为也无法替其澄清,还要坚决表明势不两立的立场。”

对于宇航员的反驳王大头还是给予了足够的尊重,毕竟都是同窗,又没有人身攻击,就事论事的胸怀还是要有的。

“萨菲沙赫如果也被炸死或者炸伤呢?或者支持中立的官员和宗教领袖死伤比较多,岂不是让另一派占了大便宜?”

见到宇航员的问题被完美解决了,谭不明也不甘落后,又从爆炸范围和伤亡情况上提出了质疑。这个问题问得更有水准,很符合波斯的实情。

眼下萨菲沙赫并没表态要支持哪一方,两个对立的派别也没分出胜负。如果此时平衡被打破,还恰好是支持中立的波斯官员伤亡更大,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,弄巧成拙。

“与陛下早朝一般,波斯官员和宗教领袖在公开场合是有固定位置的,在安装手榴弹时可以刻意针对某些人,这个技术并不难。

但我认为最好是两边都有伤亡,这样才更像因部族仇恨而起。也不用非炸死谁,只要炸了,哪怕都没受伤也会引起各派之间的严重猜忌,逼着萨菲沙赫做出有利于我们的选择。”

两位总参谋长联袂进攻,火力不可谓不强,但王大头应对起来丝毫不费力。不是宇航员和谭不明水平低,而是他们对波斯以及阿拉伯世界的文化、生活习惯和不同地区之间的隔阂了解的太肤浅。

有些东西不身临其境体会,光靠看报告和听人讲故事是很难融会贯通的。而王大头恰恰是这方面的专家,他不光在波斯和阿拉伯地区长期生活过,接触过各阶层的人,甚至还进过监狱,比很多当地人还当地。

“王处长,若是你的人被捕之后招供了,这笔债是不是就要算到帝国头上!还有没有更稳妥些的办法?只要让波斯保持中立即可。”

这番解释让总参谋部打消了疑虑,但大学士袁应泰又提出了异议。他真的很不喜欢玩这些鸡鸣狗盗的把戏,更不觉得作为一个大帝国该卷入此等不名誉的事件中去。

可顾问处是皇帝豢养的亲信,且在一系列对内和对外事件中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,很好维护了帝王的权力,又不好贸然提出反对意见。

但跑到别国去刺杀国王和大臣就太说不过去了,成功了还好说,可以瞒天过海把责任推给别人。可一旦失败,人证物证俱在,太有损大国形象了。

照这么搞下去,干什么都不择手段没有底线,就不怕人家也有样学样,派人来京城搞同样的事情?到那时就真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,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。

“实际上连杀手本人也不知道谁是背后指使者,他只是受到宗教领袖或者部族首领的蛊惑,以为受到了神的召唤,所作所为都是神的旨意。

只要手榴弹不出故障,他们会毅然决然的拉响,带着胜利的笑容勇敢面对死亡。而他的家人、族人还会以此为傲,喜悦多过悲伤。”

面对袁应泰,王大头就必须抬起脸表示尊重了。这位老臣早就过了退休年龄,却一直被皇帝留在朝中不肯放手,重要性可见一斑。

但在是否会暴露的问题上还是要予以纠正的。整个行动计划里最不该担心的就是这个环节,这也是文化和风俗之间的巨大差异,不身临其境好好体验一段时间真的难以置信有人会如此虔诚。

“多闻当地人对神佛狂热,也不该如此疯狂吧?”

袁应泰也不是一点不了解中亚和西亚地区的状况,礼部前往各国的使节回国时都要作出书面汇报,其中就包括当地的风土人情。

如果有过一面之缘,还会坐在一起当谈资,不敢说足不出户了解全世界,大体上还是有所耳闻的。然而王大头所讲与之前的道听途说区别有点大,也太匪夷所思了。

“大学士有所不知,此种人在波斯、奥斯曼、埃及等地普遍存在,越穷的地方越多。他们除了对神明的期待一无所有,遂更虔诚。

唯有当地的宗教人士和部族首领读书认字,知道的更多,对神明也更不当回事。但他们会利用神明来统治族群,不用付出太多成本就可以让族人言听计从。

顾问处这些年一直都在暗中接触部族首领,通过提供武器和银币令其做一些有利于帝国的事情。

这还要得益于陛下的高瞻远瞩,在大部分库尔德地区,谁能帮助他们对抗奥斯曼人、波斯人、哈萨克人、高加索人,谁就是朋友。

但这些人绝不可深交,他们一旦做大怕是要比奥斯曼人、波斯人更极端、更不好相处、也更不通情理。一切都从族群利益出发,能眼光长远者寥寥无几。”

对于这个问题王大头还得耐心解释。他也经常看礼部和总参谋的国外情报汇总,不能说有错,但不够深入。仅从表面泛泛而谈是一种情景,稍微深入些又是另一种感受,再深入还会变样。

(本章完)